为了提高厦门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课程质量,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,2019年5月30日,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化工研究所在2016级生物工程本科生《微生物学实验》课程中举办了“第一届培养基艺术设计大赛”。本次大赛分为“平板作画”和“培养基艺术创作”两个部分, 奖项和获奖队伍名单详见附件1。
《微生物学实验》课程通过设计竞赛内容,有机地将课程的基本操作内容,如显微镜技术,微生物染色与形态结构观察,培养基的配制、灭菌与除菌,微生物接种与培养,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等基本内容,以竞赛的方式,让学生强化理论认知,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,将理论课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,在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,改变传统教学模式,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,加强学生动手能力,练就扎实的微生物实验技能,增强了同学们对生物工程以及生命科学的了解和热爱,既为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,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检验《微生物学实验》课程全面学习效果的舞台。
(白雪公主,三孢布拉氏霉菌、大肠杆菌) (我爱厦大,地衣芽孢杆菌、红色荧光大肠杆菌)
同学们以菌落为颜料、接种环为笔,进行培养基艺术作品创作,在培养基上展示“活”的艺术,用另类的艺术手法表达出同学们对厦大深深的爱!本次培养基艺术大赛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将艺术与微生物相结合,创作出了别具风味的艺术作品。

(雪舞,地衣芽孢杆菌) (小猪佩奇,大肠杆菌)
(二次元少女,基于大肠杆菌镜检图绘制) (琵琶行,基于三孢布拉氏霉菌镜检图绘制)

(西游组图,基于三孢布拉氏霉菌镜检图绘制)

(生化酒精灯,基于三孢布拉氏霉菌镜检图绘制) (江南,基于三孢布拉氏霉菌镜检图绘制)
本次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的“培养基艺术设计大赛”成功举办,不仅收获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培养皿艺术作品的同时,提升了同学们的实验技能,提高了同学们实验设计、实验准备、独立操作、相互协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让学生以主动的、实践的、多课程间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课与实验课程的学习,加强实验课程的设计性、综合性、创新性设计,探索以赛导学、以赛促学的实验教学模式。同时,还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生物工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,对同学们提高学习相关课程的积极性、增强工程应用能力和拓展视野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